在浩瀚的古代文学长河中,流传着一首被誉为“千古绝唱”的诗歌,它不仅彰显了古代女性的英勇与智慧,更蕴含着深沉的家国情怀,这首诗便是——《木兰辞》,以下为《木兰辞》的原文及其深入解读。
《木兰辞》原文:
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。 不闻机杼声,唯闻女叹息。
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。 军书十二卷,卷卷有爷名。
阿爷无长兄,木兰无兄弟。 愿为市鞍马,从此替爷征。
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。 南市买辔头,北市买长鞭。
旦辞爷娘去,暮宿黄河边。 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黄河流水鸣。
旦辞黄河去,暮至黑山头。 不闻爷娘唤女声,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。
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。 朔气传金柝,寒光照铁衣。
将军百战死,壮士十年归。 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。
策勋十二转,赏赐百千强。 可汗问所欲,木兰不用尚书郎。
愿驰千里足,送儿还故乡。
爷娘闻女来,出郭相扶将。 阿姊闻妹来,当户理红妆。 小弟闻姊来,磨刀霍霍向猪羊。
开我东阁门,坐我西阁床。 脱我战时袍,着我旧时裳。
当窗理云鬓,对镜帖花黄。 出门看火伴,火伴皆惊忙。
同行十二年,不知木兰是女郎。
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; 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
《木兰辞》解读:
《木兰辞》以女性视角,生动地讲述了花木兰替父从军,历经重重磨难,最终凯旋归来的传奇故事,诗中细腻的描绘,展现了木兰的英勇、机智与孝顺,令人赞叹不已。
诗的开篇“唧唧复唧唧,木兰当户织”描绘了木兰勤劳的形象,为后文她代父从军埋下伏笔,紧接着,“昨夜见军帖,可汗大点兵”揭示了战争的爆发,木兰在得知被征召入伍后,毅然决定替父从军,体现了她的孝顺与勇敢。
诗中“东市买骏马,西市买鞍鞯”等句子,生动地描绘了木兰为从军所做的准备,这些细节描写使得木兰的形象更加丰满,也为后文她勇敢作战埋下伏笔。
在从军过程中,木兰历经千辛万苦,但始终坚定信念,勇敢面对困难,诗中“赴戎机,关山度若飞”等句子,展现了木兰的英勇与坚韧。
战争结束后,木兰荣归故里,诗中“归来见天子,天子坐明堂”等句子,表现了木兰受到皇帝的嘉奖,木兰并未因此而骄傲自满,她仍然保持着谦逊和低调,体现了她高尚的品质。
诗以“雄兔脚扑朔,雌兔眼迷离;双兔傍地走,安能辨我是雄雌?”为结尾,巧妙地揭示了木兰的真实身份,这一结尾既出人意料,又令人回味无穷。
《木兰辞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,成为了古代文学的瑰宝,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女性的英勇与智慧,更传递了家国情怀和民族精神,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