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醉翁亭记》是北宋著名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,收录于《欧阳文忠公集》之中,这篇散文通过对醉翁亭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,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切热爱,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体悟,以下是对《醉翁亭记》原文的深入赏析。
醉翁亭记原文:
环滁皆山也,其西南诸峰,林壑尤美,望之蔚然而深秀者,琅琊也,山行六七里,渐闻水声潺潺,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,酿泉也,酿泉之上,其土润沃,杂树异草,靡不蒙焉,蜂房水涡,矗不知其几千万落。
临溪而渔,溪深而鱼肥,酿泉为酒,泉香而酒洌,山肴野蔌,杂然而前陈者,太守宴也,宴酣之乐,非丝非竹,射者中,弈者胜,觥筹交错,起坐而喧哗者,众宾欢也。
苍颜白发,颓然乎其间者,太守醉也,已而夕阳在山,人影散乱,太守归而宾客从也,树林阴翳,鸣声上下,游人去而禽鸟乐也,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,而不知人之乐;人知从太守游而乐,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。
醉能同其乐,醒能述以文者,太守也,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。
赏析:
《醉翁亭记》开篇即以“环滁皆山也”点明主题,作者以“西南诸峰,林壑尤美”引出琅琊山,再以“山行六七里”引出酿泉,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,展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。
在描绘酿泉时,作者巧妙地运用“蜂房水涡”的比喻,形象地表现了泉水的美丽,作者将视线转向太守宴会的场景,通过“射者中,弈者胜,觥筹交错”等细节,描绘了一幅热闹的宴会画面。
作者并未沉溺于宴会之乐,而是通过“苍颜白发,颓然乎其间者,太守醉也”这一句,点明了太守醉态,从而引出下文对太守乐趣的探讨。
在文章的后半部分,作者通过对比禽鸟与人的乐趣,表达了自己对人生的独特见解,禽鸟知山林之乐,而不知人之乐;人知从太守游而乐,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,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生的哲理,即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,而忽略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。
在文章的结尾,作者自述为庐陵欧阳修,既点明了身份,也表明了自己撰写这篇文章的目的,即为了记录下太守的乐趣,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感悟。
《醉翁亭记》以其优美的文字、深刻的内涵和丰富的情感,成为了古典文学中的名篇,通过对醉翁亭周围景色的描绘,作者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,对人生的深刻思考,以及对人生的独特理解,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山水游记,更是一篇蕴含哲理的佳作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