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诗经》作为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收录了众多传颂千古的佳作。《君子于役》一诗以其深切的情感与悠远的悲凉,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女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,令人心生感慨,本文将深入解读该诗的原文与翻译,探寻其丰富的文化底蕴。
原文
君子于役,不知其期。
曷至哉?曷至哉?
鸡栖于埘,日之夕矣。
羊牛下来,鸡栖于桴。
人归矣,胡不归?
翻译
丈夫在外服役,归期未定。
何时才能归来?何时才能归来?
鸡儿栖息在篱笆上,夜幕降临。
羊儿和牛儿归来,鸡儿栖息在树上。
丈夫归来吧,为何还不归来?
解读
情感表达
《君子于役》一诗以女子的口吻,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切思念,诗中“君子于役,不知其期”揭示了女子对丈夫服役归期的不确定性,这种不确定性使得思念更加浓烈,诗中的“曷至哉?曷至哉?”反复呼唤,表现出女子对丈夫归来的渴望。
比喻手法
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手法,如“鸡栖于埘”、“羊牛下来”等,生动地描绘了女子等待丈夫归来的情景,这些比喻形象生动,使读者更能感受到女子的孤独与期盼。
历史背景
《诗经》反映了周代的农业生产和生活,诗中的“羊牛下来,鸡栖于桴”描绘了当时农村的生活场景,反映了古代女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,诗中还反映了当时兵役制度下的家庭分离现象,体现了古代的苦难。
文学价值
《君子于役》一诗以其真挚的情感、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刻的意义,成为了《诗经》中的佳作,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代女子的柔情,还反映了当时的现实,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。
在品读这首诗的过程中,我们不禁为古代女子的坚强与勇敢所感动,也为《诗经》这一古老的文化瑰宝所折服,通过对原文及翻译的解读,我们更能感受到这首诗所蕴含的文化内涵,体会到古代女子的深情与悲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