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阳节,亦称登高节,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,其源起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敬,在这天,人们纷纷登高远眺,赏菊吟诗,祭拜祖先,祈求福祉,共度佳节,重阳节的诗句,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的愿景,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。
重阳节的由来
重阳节最早起源于战国时期,当时人们为了驱邪祈福,会选择在这一天登高、饮菊花酒、佩戴茱萸等,到了唐代,重阳节正式成为法定节日,诗人王维曾写道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。
重阳节的习俗
登高:登高是重阳节的重要习俗,象征着远离疾病,追求健康,人们选择登高山、登高楼,欣赏秋色,陶冶情操。
赏菊:菊花是重阳节的象征,代表着高洁、坚韧,人们赏菊、品菊、画菊,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
饮菊花酒:菊花酒具有清热解毒、明目养颜的功效,在重阳节这一天,人们举杯共饮菊花酒,祈求健康长寿。
祭祖:重阳节是祭祖的重要节日之一,人们会回到家乡,为祖先献上鲜花、食品等,表达对祖先的敬意和怀念。
佩茱萸:茱萸具有驱邪避疫的作用,人们会在重阳节这一天佩戴茱萸,祈求平安健康。
重阳节的诗句
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” ——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“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 ——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“九日登高望,苍苍远树低。” ——杜甫《重阳》
“菊花须插满头归。” ——杜牧《九日齐山登高》
“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 ——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
“九日重酒,一杯登白头。” ——陆游《重阳》
“九日登高望,苍苍远树低。” ——杜甫《重阳》
“菊花台上酒,一杯思故乡。” ——陆游《重阳》
“重阳节到,登高望远,思念家乡。” ——民间谚语
“重阳节,菊花香,思念亲人情更长。” ——民间谚语
重阳节的诗句,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美好祝愿,在这个传统节日里,让我们共同传承这些经典诗句,感受重阳节的独特魅力,共赏秋色,珍惜亲情,祝福生活。